如何看待中国接受阿联酋数字货币?

看到有这样的一则新闻,就是阿联酋以数字第纳尔向中国支付了一笔大约1.3亿美元的资金,这条新闻在我的印象里似乎是第一次在国际贸易中以主权国家的数字货币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达成的支付,这个意义还是相当重大的,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 说明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把CBDC的应用提上议事日程,这个发展的速度有些超出我的想象,没想到阿联酋居然走在了CBDC实践领域的前列。

2: 说明支付平台已经具备雏形。这次的支付是通过M-Bridge, 具体的一些描述我放在截图里,是一个多国家主权数字货币的支付平台。

3: 以BRICS为主体的双边贸易数字本币的结算模式正在形成。

我在2013年的文章中就提到过未来的数字货币领域以及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数字货币兑换平台,看来如今已经逐步成为现实。我知道在中国当时提出数字人民币的时候美国也有在探讨,以及FaceBook(Meta)当时提出的Libra,同时欧盟也有在进行数字欧元的讨论,然而如我的预测,对于处于主导位置的美元以及欧元,其实对于货币金融体系的变革并不是那么的积极,或许更是一种保守和防御性的,只有新兴的国家才有尝试新方法,挑战旧体系的动力。

从此次支付平台M-Bridge的背景来看,发起的四分别来自香港,泰国,阿联酋以及中国,而此次完成的交易就是发生在中国和阿联酋之间。根据公开信息中阿之间的贸易在2022年进出口额分别为454亿,538亿美元,中国有80亿美元顺差,同时截止2022年中国对阿联酋还有近120美元的FDI(直接投资),所以中阿之间的贸易是比较良性的,而且阿联酋的第纳尔币值也一直比较稳定,和人民币多年大致保持在1:2左右。

之前有些对于“金砖货币”的猜测,我也曾谈到过直接启用金砖币的可能不大,各方有自身的利益诉求贸然推出共同的结算货币风险过大,其中逻辑也过于复杂。至于锚定黄金这种旧石器思维的想法更不太可能。目前来看,对于这种小步快走,不断迭代的方式是最稳健的。还是说,货币是个计价单位,是个流通媒介,应当更多的体现一种公共服务的属性,而不是武器化,变成一种洗劫他人财富的金融炼金术。CBDC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区块链的技术,可以对每一块钱进行追溯,在这一点上可以很好的防范金融风险。

或许未来在支付平台上还能延展出“汇兑”的功能,还是说,现今的全球货币汇兑平台是有非常多的缺陷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个“做市”交易平台,如果我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目前的国际货币汇兑的价格都是人为操控的,和什么供求关系有点关系但关系不大,因为任何的交易平台如果没有“量”只有“价”那这个“价”一定是操纵的。但如果是基于区块链的CBDC的交易平台就不一样了,至少会有对“量”的一定的控制。当未来各个国家主权数字货币发行机制也透明的时候,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自动形成的全球主权数字货币兑换的平台,可能就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公平的货币模式了。

未来已来,感恩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对于未来货币的思考以及“货币虫洞理论 Monetary wormhole theory”

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和人民币的胶着仍在持续,这背后是整个国际分化成为两大阵营,即以美元为铆和主要交易手段的G7体系以及以人民币为铆和主要交易手段的BRICS体系。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多次提到人民币的底线在7.2-7.3的样子,同时谈到未来的“双铆”体系会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的系统,这个含义就是双铆系统必定会带来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无论是金融危机,粮食危机,供应链危机和战争危机都会接踵而来。双铆系统的不稳定性注定了其“过渡”的角色,而不可能长期存在,未来无论是通过博弈,战争,妥协,谈判,最终还是会被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体系所取代。

有些朋友提到了金本位,银本位,或者以物换物”的概念,在我来看,金银本位已经成为历史,天然通缩的特性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通缩的意思就是如果金银再次回到其最为“货币”的角色,其相对于工业化带来的生产率的剧烈提高一定是长期升值的,而其易于长期存储的特性会正反馈于其通缩的特性加速其退出流通并加速其升值,从而丧失了货币的功能——稳定,流通。而对于“以物易物”这个在短期内,小范围内是可能的,但基本不可能在大范围内进行,除非世界发生大规模战争,让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恢复到一个极低的状态。

在我看来“数字货币”必定是趋势,这是我十几年来一直所反复强调的,一旦出现大经济体背书的,区块链或者类似技术保障的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必定将吸引全世界的资本。当然这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步调的,就比如说大经济体的央行怎么可能主动“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后的货币发行策略必定和经济发展的数据高度绑定,用人工智能通过算法发行货币,那谁来掌控AI?这些都是问题。在我来看,首先推出“大经济体背书的中心化货币”这个就是阶段性产品,相当于是人工干预货币发行对AI进行“培训”的一个过程。当数字货币成为大经济体的主流,加之双铆系统的不稳定性,通过系列博弈之后或许大家还是会坐在一起达成某种“共识”,那个时候或许才是我讲的“世界货币”的雏形,而现在还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阶段,离“共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货币虫洞理论——-Monetary wormhole theory”是我首先提出的未来代替税收的一种货币理论:货币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在一定的时期内以一定的比例“逾期”,这部分“消失”的货币可以通过在中央政府(或者未来的世界政府”增发的形式来替代原本的税收。“数字货币”这种更高纬度的产品可以如同高维生物在低维空间消失并在另一个位置出现一样,这就是“货币虫洞理论”

为什么这样做其理由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货币的本质是一个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媒介,货币本就不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目标应当是更好的商品,更好地服务从而可以享受更优质的生活;当然也需要我们为他人提供优质的商品或者服务以获取“我们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媒介——货币。想要有效的行使其“货币”的职能第一不能“通缩”,通缩会造成货币被大量储存从而退出流通,同时又不能“通胀”,通胀实际就是洗劫所有民众财富的手段。所以理想的货币应当是和经济数据密切相关,通货“算法”来调整货币发行量以促使货币“稳定,有效流通”。在这个过程中,货币还是会被积累,因为即使货币发行数量和经济增速匹配的完美无瑕,当一定量的货币被储存的时候仍旧会造成市场上货币的短缺,造成储存的货币对于商品和服务“升值”。这就是为什么我提出的“货币虫洞理论”,当通过一定的算法,让一定比例的货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断“消失”,那这时货币从一个“可以稳定,低成本存储”的商品转变为“易逝品”的时候,自然就消减了其被存储的意愿。这个道理就是只有存储大米的没有存储蔬菜的道理一样。而这部分消失货币可以通过在政府部门定向的增发以满足原本税收的指责,从而重新进入社会流通领域。

这个理论是目前为止能够解决“货币”——这个人类财富分配机制的最公平,最有效的方式,当然诸多的细节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探讨,但归根结底的一点就是:货币应当实现其原本的功能,稳定,有效的流通,而不是控制,奴役的手段。控制和奴役的结果一定是一地鸡毛,没有和谐的中低层的生活,高端人士的生活也必定受到影响和挑战,压制和反压制,掠夺和反掠夺,暴力,革命和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止。

希望我们全世界的社会精英阶层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做出正确的选择。

金融市场是否存在必赢的策略?

金融市场是一个颇具魔力的地方,股票,期货,债券,汇率,大宗商品,各种各样衍生品…..那在这个市场里是否存在必赢的策略?如果有应该是怎样的?我想这会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我们今天来聊聊看。

首先我先做个定义,我讲的这个金融市场是相对公平的市场,有足够交易量,可以做空可以做多的,那种“私人定制”的市场不在其列。

在我想到金融市场的博弈的时候不知道为何这句话总是会出现在我脑海:“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万物”。在我来看,这句话简直就是世界万物万象的本质精髓——二进制。有一次我还真把八卦图用二进制代入,结果非常有趣这个开篇另说。

这句话在金融市场上我的理解分享一下:假设太极是标的,两仪就是涨和跌,四象就是多和空。所以四象就是涨/多,涨/空,跌/多,跌/空这四象。而在四象中我们盈利或者亏损了吗?没有。因为还没有变现的操作,就是加仓/平仓。这样就有了八卦:涨/多/加(追涨),涨/多/平(盈利),涨/空/加(补仓),涨/空/平(亏损),跌/多/加(补仓),跌/多/平(亏损),跌/空/加(杀跌),跌/空/平(盈利)。这基本上诠释了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可能性,第一是变现(认赢,认亏),第二是补仓加倍(浮赢基础上加倍或者浮亏基础上摊低成本)。那在这几种策略的组合中就会产生千变万化,也就是“八卦衍万物”。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其“气门”,也就是说你这样做的含义一定是对后续的走势有一定的判断,而走势和自己判断相悖的情况:比如涨/多/平(盈利),这个操作的判断是未来应该不会再涨了,而实际情况可能一飞冲天不回头了,比如跌/空/加(杀跌),这个判断是未来还会下跌,而实际情况是反弹浮赢变浮亏了等等,就不一一展开了。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衍生的“气门”,比如要不要设止盈,止损线?设置了或许刚破止损线就回头了,价格没变亏损产生了;不设止盈止损线或许走势判断出来了,也有瞬间的浮赢但没有形成交易所以白激动了。

至于有没有一定赢的策略,我想理论上是有的,但一定不是一个单一策略,一定是一个策略的组合,而且这个策略必须是动态的,因为只要有策略就会有应对策略的策略,虽然反向计算的数据量要大很多但并不是不可能,所以策略要动态的,和不为人知的。再一种稳赢的策略就是对冲基金的模式,在各种不同的金融市场中对大数据进行采集,人工智能判断,大型计算机运行计算其间的联动机制,这几乎就是保赚的模式了,这种模式说白了还是信息差的套利模式,当然再高一级的就是控制货币发行权和各种货币政策的玩家了。

最早接触股票市场的时候是2000年,那时候各种的专家各种的工具各种的研究,什么5日均线8日均线的,也有推销软件的,根据什么反转信号买入卖出的。当时有人给我介绍这个系统,看看似乎确实很准确,对之前的判断,根据均线信号买入卖出也确实是有效的。但我一想不对呀,这个均线的准确是因为有了后续的价格才会有均线,所以均线是后续涨和跌的结果而不是涨和跌的原因,不是吗?拿着结果当原因去判断结果的准确,这不是荒诞吗?然而就这么荒诞的故事就是有很多人相信,就和研究彩票的开奖数字一样的不可思议。

数字资产,数字货币,过去以及未来

数字资产,数字货币,过去和未来

首先我谈下我的理解什么是“资产”,资产其实是我们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资产:土地,房舍,牛羊,自己的涂鸦,哼的小曲,老爸的大裤衩(如果恰好老爸是乾隆)…资产是很主观的,所谓“彼之珍宝,吾之草芥”。何为“货币”?“货币”是对资产来进行定价和流通的媒介。所以在我看看,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各种“数字货币”实质上都是“数字资产”,因为他们都不具备货币的最基本属性——流通。

流通说到底是“货币”的最基本的使用价值,那为什么这些“数字资产”的发行机制天生具有通缩的属性,当失去了流通的使用价值,就只是一个博弈标的这么一个属性了,和那些艺术品,窖藏陈酿等这些并无二致。

在我来看唯一对数字货币实用性做出大胆尝试的是委内瑞拉当年的“石油币”,以每一桶石油作为背书发行一枚“石油币”,这是主权国家以实际商品背书的“数字货币”的第一次尝试。记得是2018年吧似乎第一天就获得了7亿多美元,然而现在的石油币如何了?显然这次大胆的尝试并没有逃脱“发行—拉高出货—套牢”这种套路。其关键点还是一个,并没有产生有效回路,并没有实现其流通价值,而只是一个炒作价值。

如何避免被“炒作”对于“数字货币”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因为一旦被炒作其价格就会攀升,流通就会被锁定,就会失去原本“流通”的属性,而最终结果将是无一例外一地鸡毛。我希望的“数字货币”是可以对贸易各方产生实际帮助的“公共服务产品”而不是炒作标的,所以我谈到一个概念就是“要有保质期”。

为什么没有人炒作蔬菜而去炒作红酒?因为保质期。酒类可能是唯一几个不多的可以把卖不出去的东西多放几年卖更贵的商品。所以如果希望“数字货币”增加流动性,就必须避免其被囤积,就要有“保质期”。但是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是不是会打折出售那临近保质期的“数字货币”是不是会和“新鲜的数字货币”之间产生汇率差呢?这是一定的,所以保质期就不能是一个普通的恒定的时间概念。

我在2012年的时候就设计了一套“远期现货”的交易模式,后来为了把这套交易模式用在鲜活水产品进口的领域里,我本来一个进口木头卖木头的硬生生的进入水产行业卖了好多年的三文鱼,螃蟹和龙虾(所以我的twitter号还是木材进口商)。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地理位置加入到期货交易里,把一个绝大多数交易是为了投机和套利的期货市场转化为为了实际交付商品增加效率的“远期现货”。

在供应链领域从备货,进口,运输,清关,分拨是有比较长的周期的,从5-7天的空运到40-50天的海运,这期间的价格会产生很大的波动,而进口商因为合同的锁定自己不得不承受很大的价格波动风险。由于“订金模式”实质上就是“保证金+杠杆”的模式又放大了价格波动的风险,这个问题在很多的大宗商品领域都存在,无论是橡胶,原油,矿石,谷物等等。签了合同交了订金就祈祷商品到岸的时候价格是增长的,假如到时候价格下跌了客户不要货了,这就是灾难性的。有些大宗商品或许还可以堆存在码头,通过各种融资手段来赌未来的升值,但有些商品比如三文鱼,由于很短的保质期,在产生市场踩踏的时候那真是叫一个惨烈,毕竟没有人去买3年,5年窖藏三文鱼。

我的解决方案就是“途中交易”,在签订合同发货的时刻开始就可以进行线上撮合交易,可以买也可以卖,一直到产品到岸,根据你购买的份额补齐保证金之外的货款并提取相应数量的商品。这种方式极高的提高了效率,并且让原本可能剧烈的波动通过交易来实现“平滑曲线”。毕竟对于商家来说是希望价格的“平滑”,以增加利润的可预期性,只有赌徒才希望“波动”,我听过的赌橡胶波动一夜暴富一夜跳楼的大有人在,对于我本身对“赌”是反感的。

我想未来或许可以有这样的数字货币可以提高效率的,以石油为例:根据预计的生产计划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将交付的石油作为背书发行石油币,套用我们三文鱼进口的模式,可以把每一个船期预计到港时间,到达港口列为一个批次的“石油币”在市场公开交易,直到该批次原油到达港口按手中持有的“石油币”补齐余款交货,同时该批次“石油币”在完成交付后自动销毁。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于产油国可以提前安排生产计划,提前获得资金(有大批金融产品可以做这种融资)对于进口商可以在途中交易,无论盈利还是亏损都会防止剧烈的波动,对于投机者吸引大大降低,毕竟只能在到港之前出售否则只能接受货物或者损失保证金,这就是我说的“保质期”。

前段时间有朋友做纺织品的去了趟伊拉克,阿联酋,这些国家商品极度短缺,手里大把石油但没有资金进口。假设他们以未来一段时间内交付到中国的石油背书发行“石油币”来换取人民币,支付轻工产品的进口,会不会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

人民币,美元,以及国际储备货币的未来

这几年来我一直有在记录一些我对于国际经济,贸易和货币的一些心得,只是觉得很难得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这个时代的一点一滴都是值得被记录的。

中国的外交最近可以说非常的亮眼,同时人民币似乎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有了一些的突破,我觉得这个是好事情。还是这句话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利弊均沾的事情,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收取“铸币税”的问题,而是通过信用的扩张把自身债务延后,这是需要有一个很长远的规划和设计。美国这些年来通过储备货币的地位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但同时问题也在逐步显现出来。在我看来人民币的国际化一方面存在和美元的竞争,在另一个方面也帮助美国分担了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债务的义务,并且长远来看应该是可以达成一些更健全的货币体系而更好地为国际贸易,交流来提供服务。并且在我来看,国际储备货币,国际结算系统更应当是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产品,而不是通过霸权来洗劫财富的手段。

就目前人民币与俄罗斯,中东,巴西,法国等一些国家达成的协议来看还是比较稳健的,基本就是在原有的贸易基础上通过改变定价及结算货币部分取代原本美元的份额,在我来看相对平衡的贸易是最好的,也就是国家之间并不去刻意的追求顺差或者逆差,能够对彼此提供商品和服务以互通有无,这应当是最理想的状态。

然而这个世界上一旦出现这种“双系统”,对未来的贸易和金融是会产生很多戏剧性变化的:

1: 货币兑换的原则是撮合交易还是做市交易?就目前来看中国央行显然采取的是“做市交易”以保障相对稳定的汇率。但做市交易的气门就是一旦出现大量的买入卖出是否会突破其价格,突破其价格后会不会产生系统性崩塌?

2: 如果后续选择“撮合交易”则要面对汇率产生大幅震荡的准备,在我来看撮合交易应当是更科学的方式以各国保持贸易平衡为基础原则,在头寸上通过撮合交易进行调配,即使会出现比较大范围的汇率波动,我想或许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以上的选择或许是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底层逻辑的调整。

还是说,手段是为目的而服务的。货币本身的目的应当是促进商品流通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然而最终往往会落入到一个控制和被控制的境地。一旦货币的目的产生了变化,自然就会有各种手段去为目的服务,而这也是造成当今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根源之所在。

还是我一直坚持的预判:未来一旦有一个大经济体央行背书的以区块链或者相似技术发行的数字货币,发行机制是预先公式设定的,将会吸引全世界的资本。而且我相信,世界上那么多的专家学者,会设计出一套更公平有效的系统。

祝 和平

The inevitable logic of RMB globalisation and global economy collapse

Wrote on Jan 11 2022. Translated by ChatGpt4

In an article titled “2022 – The Year of Global Economic Collapse?” that I wrote two days ago, I made a bold prediction that we may truly be on the eve of a major historical change. From the US-China trade war in 2017 to the escalating tariffs in 2018, to the ongoing protests in Hong Kong in 2019,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2020, to the heated debates in various sensitive regions in 2021, an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igital RMB in early 2022, what kind of trend can we see here?

In my opin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will not be a gradual process. It is impossible to achieve success through gradual progress, but rather, it will be accompanied by short-term and massive fluctuations in the exchange rate, followed by a gradual reduction in volatility and repositioning through intense changes and bargaining. Therefore,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may have a log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collapse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it can even be said that they are mutually causal.

In my article “2022 – The Year of Global Economic Collapse?”, I mentioned that the Chinese economy is controlled by complex capital. This is entirely normal, as the ultimate form of capitalism is the monopoly and control of capital. However, China hop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hoping to become one of the mainstream currenc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In this process, the uncontrolled RMB capital is the biggest oppon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Therefore, under this logic, “common prosperity” will be put on the agenda. The more dispersed wealth is, the lower the resistance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will be. The more concentrated the wealth is, especially the uncontrolled capital (such as capital concentrated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higher the risk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Therefore, cleaning up uncontrolled RMB capital is a necessary step to clear the obstacles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Due to the complex interconnections of capital, this process is likely to be accompanied by a stock market collapse, which is, in fact,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cleaning up capital. Due to the extensive connec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capital, it will also affec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creating a global economic crisis, which may become the biggest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In this logical cha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must first clear its opponent’s position, which requires the cleaning up of uncontrolled RMB capital, which will inevitably have a devastating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market, and will inevitably affect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and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especially given the overvaluation of the US stock market). This will lead to major economies flooding the market, and the RMB may rise sharply in exchange rates, becoming a major global safe-haven currency. Since uncontrolled RMB capital has been cleared up previously, the RMB can be “devalued on demand,” which may instantly surpass the US and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consolidating the RMB’s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expected GDP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21 is $21.5 trillion, the expected GDP of the European Union is approximately $17 trillion, and China’s GDP in 2021 “once again exceeded 100 trillion yuan”, which is approximately $15.6 trillion calculated at a rate of 6.4. China’s economy is about 72% of the size of the United States. Let’s use a simple number to illustrate this idea: for example, if China triggers a stock market crash by cleaning up capital, and even gives up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causing a 40% loss to GDP this year, the impact and loss suffered by major economies such as the US and Europe would result in a 20% loss to their GDP. I don’t think this prediction is too extreme. If the exchange rate of the renminbi is adjusted to, for example, 1:3, the stock market losses will be offset, and the GDP will reach $20 trillion, surpassing the US’s $17.2 trillion and becoming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If the exchange rate is adjusted to 1:2, China’s GDP will reach $30 trillion, equivalent to the total of the US’s $17 trillion and the EU’s $13 trillion, thus consolidat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renminbi.

I believe that many friends who have read this far may think this is crazy. In fact, this is not a fantasy.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trend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the renminbi against the US dollar that I can find in historical records since 1957:

Just over 40 years ago, the exchange rate of the renminbi to the US dollar was 1.453, yes, at that time 1.453 renminbi could be exchanged for one US dollar. So 1:2 or 1:3 is not an unrealistic idea. From my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renminbi and the US dollar is roughly the same, that is, the price of the renminbi is about twice that of the US dollar (just looking at the numbers and not the exchange rate). In other words, i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rice systems are basically equivalent, the reasonable range of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renminbi and the US dollar should be between 1:2 and 1:3.

To sum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igitaliz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are a trinity that supports each other, and one cannot be missing. As the slogan goes, “nothing is impossible”. As ordinary people, we are fortunate to live in such an interesting era. Although we are ignorant of the world and the universe, it doesn’t hurt to record a little of our own ignorance, which may offer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ake care~

ChatGpt, AI and Intelingenism

Recently, ChatGpt has become very popular, sparking many discussions and though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ts impact on the future of human society. I have also wanted to write about my own thought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me, writing is a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AI.

In my view, there are several basic elemen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ssiv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algorithms, and computing power. The operation of computers is simple: input-algorithm-output.

At the leve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input is of course the massive amount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This information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various papers, databases, journals, audio, video, images, and text that we publish on the internet. In addition, there is device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carrier, time, location, and other software and cloud storage on the device. These are all within our common knowledge. Another somewhat vague concept is the extent to which we can explore thinking. This may require some imagination. When we think, we have brain waves. By detecting and reproducing these brain waves, we can know what we are thinking. I think this is not something that can be questioned. That is to say, brain waves exist, and detection devices also exist. The uncertainty lies in the strength of our brain wave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struments. I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struments can reach a level that is physically allowed, then the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our thinking are there. This is not a fantasy, and even if it is not mature now, it will certainly become mature in the future because it is only a matter of device power and precision. When our thinking can be perceiv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is is a true revolution.

Secondly, let’s talk about algorithms. Everything in this universe is achieved through “algorithms,” which is in a higher dimension, or “the Way.” In the dimension we live in, our algorithms may infinitely approach the algorithms of this universe, but ultimately we cannot give up our ultimate control over algorithms. When I say “human,”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us ordinary people. We will certainly be controll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ose who can ultimately contro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the true rulers of this earth and the role of agents similar to gods.

In the face of massiv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job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judgment,” judging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judging its truthfulness, and also its “weight.” Why do I say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nking detection is revolutionary? Because the accuracy of this “input” is the highest. On another level, it is about judging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By profiling every person who accesses the network today through character descriptions, physical information (address, unit, school, relatives, bank accounts, fund transfers, etc.), device information, associated software, action trajectories, and all relevant “inputs,” we can create a profile for each person, determine their weight, combine the weight of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pare all aspects of the information to ultimately achieve the output of the result.

The third aspect is computing power. This is purely at the physical level and there is nothing to discuss about it. It includes chip processing speed, physical storage capacity, and so on. The algorithms mentioned above may not sound like much, but for each individual, there is a huge amount of computing involved in processing their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in a person’s video, the people and events that appear can be associated with other related people and topics for comparison, authentication, and judgment. Alternatively, with the help of a large number of monitoring devices, probes, and vehicle-mounted prob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recreate real-world scenes in the metaverse in real-time. In other words, at the metaverse level, it is possible to replicate all scenes from the real world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different people with different access permissions can see different information. The person with the highest authority is undoubtedly the “God’s-eye view”, who can call upon all military and civilian equipment and change the outcome of the real world.

To what extent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affect our unopened societ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not a new topic, with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ing back to 1953. After all these years, our civilian technology has been advancing rapidly, not to mention the “superhuman” beings that combine the smartest brains and most powerfu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 in the world. Even ordinary people like me can imagine what others may have thought of half a century ago.

Although I haven’t downloaded it myself, I have seen some friends’ sharing, such as programming and writing papers. In 2013, I mentioned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ceism” in an article, which means that the future world is based on “thought” becau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only in this dimension, and our soul comes from a higher dimension, capable of processing infinite inform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only approach but never reach the dimension of the soul because that would mean superhumans abandoning the last line of defense in the physical dimension. In other words, in the future, building and designing anything will not be difficul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help you achieve it,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ought”.

Are we ready for a society based on “Intelligenceism”?

(Translated by ChatGpt)

台海,将把世界引向何方?

我在之前文章中写过“一场瘟疫,东西方事实脱钩的预演” (02/01/2020), “铁幕降落,全球化终结,全球进入返贫模式”(04/01/2022) 中有过预测,就是我们面临的逆全球化周期。这种周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那就是全球化这个大游戏的整体设计最终无法形成闭环,所以发展的终点就是游戏结束,重新洗牌重新来过。而台海的局势紧张,就是中美这两大棋手对自己的势力边界重新勘定的过程。

在模糊战略下,台湾类似于摇摆州的角色,中美都当他是自己人,然而要谈到脱钩,谈到铁幕,那这个边界是落在台湾东面还是西面,这对未来的全球地缘战略的意义是巨大的,而目前俄乌之间,或许也同样在边界重新勘定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北约”和“非北约”的边界勘定。在我来看,对于大陆来说台湾保持模糊是底线,这个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了;对于美国来说,台湾是很好的杠杆,如果用地壳板块来做比较,通过台湾这个杠杆可以把这两个板块分割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这篇文章我只是从我的角度来记录我的看法,如果有引起任何人的不适我先道歉。

在我来看,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是中美关系,这个想必大多数人是赞同的,我同样也认为在亚洲,最重要的关系是中日关系,可以这么讲中日关系才是亚洲能否和平,能否发展的关键。所以对于台海问题,我想通过日本是否介入来预测未来可能的走向。

第一种可能是日本介入台海战争,这是目前舆论上最一致的推导,这个谈论的很多我就不再赘述了。即使最终有赢家也一定不是在亚洲,因为亚洲会必然的衰落。

第二种可能也是日本介入,但会站在北约的对面。这个可能性似乎比较少有人谈论,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直觉上就是不可能,因为中国和日本似乎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如果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待中日关系,中日战争只是转瞬即逝的瞬间,而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中日是人种,文化上相对接近的密临。即使日本在侵略中国的时候,也曾经提出亚洲的”门罗主义”,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日本当年期望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与西方进行竞争的思想是值得思考的,只是当年中国国力孱弱无法扛起这样的责任,而日本的资源确实有限。客观来看,世界历史上发生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之所以人们无法客观的去看待这些问题,就如同每天都有人被枪杀,被虐待,被奴役,遭受种种的不公和不幸,而对于一个个体的“我”,这些都不重要,我就是觉得打在我脸上的那一巴掌最疼,哪怕时隔多年。

中华的传统文化包容性还是很强的,我想也正是如此才会对周边亚洲国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而如果只是近代的一场中日战争都无法走出来,那就是因为文化的陨落导致地缘的陨落,那也只能说是求仁得仁。

如果中日能够更好的融合,亚洲的崛起是有希望的,我说的更是一个文明层面的,日本的社会可以说是极度文明规范的社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太多了。

这个剧本走下去,或许就是美元,欧元,亚元三分天下的局面,世界会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互相有竞争但很难有大的冲突。毕竟来说,我觉得中国一没有统治世界的能力,二没有统治世界的野心同时也没有统治世界的必要。

第三种可能日本不介入美国介入。台湾对于美国来说维护的成本的确太高了,除非有全新的科技,碾压性的武器,就如同当年在日本的原子弹一样的惊世骇俗,一亮相就闪瞎眼的那种,否则对于美国来说成本巨大,而且会陷入到无穷无尽的斗争中去。中国最可能的策略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这种手段,家门口做消耗战。我觉得美国在日本不介入的情况下主动介入应当是下下策。

第四种就是日本不介入,美国也不介入,最可能的结果就是经济代价换取地缘利益,The art of the deal. 如同我之前所讲的,全球化这个游戏从根本设计上就是没有闭环的,最终结果只能洗洗牌重新来过。中国或许要付出海外资产的代价,这些代价或许很大一部分还是出自私人层面的,但这个问题就是个“哑巴亏”,正因为这个结果对中美两国都是可以接受的,我觉得可能性非常大。中国完成统一,经济完成脱钩,金融完成脱钩,债务得到清算,大家各走各路重新来过,中美各自解决自己社会的内部矛盾。

祝世界和平。

参考之前文章:

中美矛盾还有调和空间吗? (03/02/2023)

ChatGpt,人工智能,智本主义社会 (02/22/2023)

2023,全球经济负利润之年? (01/12/2023)

这次,会是中国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吗? (11/03/2022)

人民币即将崩溃? (09/29/2022)

崩塌的英镑与帝国的黄昏 (09/29/2022)

中国经济下一步破局之道之猜测. (09/22/2022)

对于一个国家,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09/14/2022)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自杀式的清零政策? (09/09/2022)

如何看待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俄罗斯天然气的意义? (09/08/2022)

人民币和美元的战役终于打响 (05/13/2022)

从马斯克买入Twitter说起 (04/27/2022)

全球金融危机一触即发,这次谁将是亚洲的引信? (04/26/2022)

铁幕降落,全球化终结,各国进入返贫模式 (04/11/2022)

我们会进入一个万物短缺的时代吗? (03/24/2022)

我们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国际新秩序? (03/15/2022)

更惨烈的金融战即将到来 (03/09/2022)

中美股市,暴跌只是刚刚开始 (01/25/2022)

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经济崩盘的必然逻辑 (01/11/2022)

2022——世界经济崩盘之年? (01/09/2022)

瘟疫这两年,中美关系回顾及未来展望 (12/31/2021)

人民币与美元正在事实脱钩 (12/12/2021)

谈谈钱的来世今生和未来——Let’s talk about money (12/07/2021)

中国美国的憋气瞪眼游戏,谁先笑出来? (10/21/2021)

中国美国的贸易争端到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戴琪女士发言有感 (10/05/2021)

也来谈谈中国最近的限电措施 (09/28/2021)

如何看待目前中美金融角力及后续可能走向 (续) (09/15/2021)

如何看待目前中美金融角力及后续可能走向? (09/07/2021)

中国祭出了出口关税大旗,美元洪水终将何去? (08/06/2021)

取消中国商品关税会冲破中国的金融护城河吗? (06/09/2021)

CNY VS USD, 平静之下的波澜壮阔 (06/05/2021)

The core competition of nation and digital currency (03/21/2021)

一场瘟疫,中西方的事实脱钩的预演? (02/01/2020)

中国即将推出的数字人民币,还有更进一步的(11/03/2013)

中美矛盾还有调和空间吗?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可以说完全在预料之中,在2017年贸易战初期我就有断言这是一个以十年为单位的大周期,当时有些做贸易的朋友以为会在短期内解决纷争我说这完全不可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和越南工厂在谈合作了,毕竟还是要提早做出一些准备让自己的公司活下去,事实上后面也印证了我的判断。经过仅三年的沟通,谈判,看厂,包装设计这些,拿到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越南工厂的北美独家代理,我们也在2019年中拖儿带女来美国定居。2020年初刚签约下来2个星期,美国这边疫情爆发,卫生用纸产品严重短缺,刚好我们的产品非常顺利的进入美国市场,包括代工的以及自有品牌,虽然后续并不理想,毕竟这是技术含量低,供求相对稳定,运费占比高,价格敏感度极高的产品,当时的短缺是世纪难遇的居然被我们撞到,让我们在北美新注册的公司就有生意做,并且是在疫情封控期间,(国内生意几乎停滞)也算是红红火火的好彩头。(感恩客人和我的小伙伴们)

之前在国内一直做点贸易,有挺大部分产品从美国进口的,所以对整个事情的一步步的变化还是感同身受,可以说从2017年一步步的看着中美两国关系的转变,渐行渐远,到现在几乎要兵戎相见的地步。我一直也有写一点东西,算是对这个大时代的一点点心得,所以我想从自己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问题一: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导致今天这个局面的出现?

如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都没有错。川总那句话我是美国人选的总统,欧洲人喜不喜欢我我根本不去在乎。他在任的四年,美国的经济是有所好转我觉得这个是事实,他也出面调停的一些外交上的顽疾,这和他的个性很有关系。他也确实是想做点实事的,其实政府系统的冗余在哪也难以避免,他是想去改变的但这是系统性的大工程。在对待中国方面,我特别理解他的感受,那时候的中国正值意气风发的高光时刻,更高的经济份额自然期望有更大的话语权,他是绝对能够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至于他所谓挑起的贸易冲突,说实话那真不是个什么事,然而几次商务口的会谈视频中似乎大家都是各说各话,就这么不知不觉的越演越烈,在我来看贸易战的升级过程可以说是略显草率的,不过在我来看,贸易战短期内或许会给双方都带来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对两个国家是有利的,事实上我对贸易战的看法偏正面的多,这就引出来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中美问题是结构性的吗? 如果在我来看是存在结构性矛盾的,这也就是我说的这种周期是经济的大周期,即使不是川总,即使不是301条款,也会有其他的触发问题,除非:我们发现外星球,中美合作做外星人生意,或者中国不断进行利益输送。为什么这样讲我来解释:

中美关系简单说是消费和制造的关系,美国给中国印绿票,中国给百姓印红票,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美国要不断提高债务上限,中国不断通货膨胀。这能够持续吗?我个人感觉是无法持续的。美国大量的企业外迁,留下大把的失业的工人,客观上也增加了毒品和犯罪,我有去过几家工厂,说实话看着都让人痛心,巨大厂房空空如也,碰到一大爷告诉我老板把厂子搬中国去了。整个镇子都是凋敝的,房子,饭店,酒吧都是破破烂烂的,碰到几个人都是那种完全没有希望的空洞的眼神。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那些离乡背井的工人在没日没夜的生产,码头在没日没夜的出口,同样也是把老人孩子留在破烂的村落,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曾经说过,你以为中国出口商赚的是老外的钱吗?错了,出口商是赚的所有其他中国人的钱,因为每次出口商品,得到的货币都是多印出来的,并且通过信贷再增加近6倍的乘数,疯狂的稀释百姓手里那点可怜的存款。同时房子的价格就如同火箭飞升一般,那些有点钱的就像红了眼的赌徒,加着数倍的杠杆去赌一定有更有钱,更疯狂的人接盘。那些工厂流水线的工人我想他们很难懂得一个逻辑,是他们永远买不起房子的原因是他们生产了太多的商品,够不够荒诞?

我不觉得是谁刻意造成这样的局面,或许有极少数的人从开始是可以看透这个把戏的,而更多的芸芸众生,就如同无意识一般被市场的狂潮裹挟着喷薄而去。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习总还是有魄力的,他对官场还是进行些净化,提出了房住不炒,对金融领域加强监管,提出了共同富裕,这些问题都是积恶成疾的顽症。当然具体的方式方法上我无法评论,毕竟那些位置的视野我是无法想象的,中国社会的复杂度也不是我可以想象的,只能说无论怎样的选择,都会牵动一大堆人的利益,都会引发一大堆的问题,然而至少在我来看,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大多数的百姓的利益的,就如同我对川总的评价类似,他们都是那种有情怀的爱国青年,真心希望为国家,为人民做些事的人,他们生日也是相隔三天,同为…..双子座(这个话题以后开篇讲讲我们家的双子座们….)

古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观点 “Serving other people is essential meaning of human beings”, 中国共产党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口号,人确实是应当保持些“初心”的,其实一个理想的社会是应该大家相互提供些服务,都能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少一点投机取巧,少一点尔虞我诈,更没有必要用各种手段把同类赶尽杀绝,如果一定把商场当战场,我宁愿不做。

问题三: 就是回到主题了,中美矛盾既然是结构性的,还是否有调和空间?

个人觉得首先这个结构性矛盾并不是不能逆转的。前段时间央视也讲美元通过货币霸权获取财富这个话题,还是说,就算印钱能换来财富这个隐形代价也是巨大的。每年美国国庆,圣诞这些大节日都会有游行,每次看到那些花白头发胡子一大把的老爷爷们开着三,四十年代的敞篷车,光彩照人的开在街道上,我是能感觉到他们的骄傲,那些车是美国产的,那是他们的青春。而现在呢?今天听FOX新闻台知道MY PILOW出2.0版本了,感觉更凉爽睡觉更安稳了,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和IPHONE一样可以出到PILOW 14, PILOW 15, 或者有更多尺寸可选择,可以夹在脖子里胳膊窝里大腿缝里,可以钻进去把自己缝里面是不是会睡的更香,每次听到这铺天盖地的广告都觉得好有喜感。还有什么以前买分时度假,现在可以帮你取消的广告;哦你离婚了还带着以前的戒指?那不吉利,我可以收购的广告;什么你还在给你三个前妻付着保险?打电话给我我帮你省钱的广告….美国在这场“全球化盛宴”里,同样普通百姓也承担着巨大的代价。

我一直相信的,贸易应当是一个互通有无的加分项,特别是对于中美这样产业链相对完善的大国。把出口作为主要目标,难免累死自己,逼死别人,最终就是造成资源浪费。亚当斯密的造针的理论在我来看成立是有前提的,社会化分工后产量提高了100倍,如果只是你自己提高产量是可以短暂获取超额利润,等大家都提高了100根针就只能卖一根的价格,因为需求不可能提高100倍,最后全世界都是针了。经济的问题是个叠加博弈的过程,其实以今天的信息科技技术加上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系统,是可以根据调整不同变量去测算不同后果从而找到相对优解的,所以我一直讲,市场经济是在计划下的市场,计划经济是在市场下的计划,没有完全的单一形态。

上次听到秦部长讲到中美关系,他用到“滚石上山”这个词,说实话在我看来,与其一定滚石上山,还不如两边打好招呼,把下面清清场,大家尽力扶一下,让石头先下了山再说,别砸到人,花花草草也尽量少破坏,大家歇歇脚计划计划,后续再怎么弄上去。否则推的越高砸下来越狠,更何况有往上推的,还有往下踹的。

最后想说,中美是世界上两个大国,天道也好上帝也好安排了这么两个旗鼓相当的国家,这绝不是偶然。对于这样的大国,谁都不可能在对方设定的游戏规则里不停的玩下去,就算精英们想玩老百姓也承受不起,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想看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虽然说真要走到那一步作为我们小百姓那也只能欣然接受,然而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有精英那是因为有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如果我这样的普通人都死光了精英们点个外卖都没人给你送。真希望中美两国就像优秀的棋手那样,精打细算,落子翩翩,实在玩不下去大家各人过各人的,也没必要掀桌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聪明人得到更多是应该的,但也是过犹不及,毕竟天道轮回最终我们谁都逃不过最终的审判。

参考之前文章:

ChatGpt,人工智能,智本主义社会 (02/22/2023)

2023,全球经济负利润之年? (01/12/2023)

这次,会是中国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吗? (11/03/2022)

人民币即将崩溃? (09/29/2022)

崩塌的英镑与帝国的黄昏 (09/29/2022)

中国经济下一步破局之道之猜测. (09/22/2022)

对于一个国家,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09/14/2022)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自杀式的清零政策? (09/09/2022)

如何看待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俄罗斯天然气的意义? (09/08/2022)

人民币和美元的战役终于打响 (05/13/2022)

从马斯克买入Twitter说起 (04/27/2022)

全球金融危机一触即发,这次谁将是亚洲的引信? (04/26/2022)

铁幕降落,全球化终结,各国进入返贫模式 (04/11/2022)

我们会进入一个万物短缺的时代吗? (03/24/2022)

我们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国际新秩序? (03/15/2022)

更惨烈的金融战即将到来 (03/09/2022)

中美股市,暴跌只是刚刚开始 (01/25/2022)

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经济崩盘的必然逻辑 (01/11/2022)

2022——世界经济崩盘之年? (01/09/2022)

瘟疫这两年,中美关系回顾及未来展望 (12/31/2021)

人民币与美元正在事实脱钩 (12/12/2021)

谈谈钱的来世今生和未来——Let’s talk about money (12/07/2021)

中国美国的憋气瞪眼游戏,谁先笑出来? (10/21/2021)

中国美国的贸易争端到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戴琪女士发言有感 (10/05/2021)

也来谈谈中国最近的限电措施 (09/28/2021)

如何看待目前中美金融角力及后续可能走向 (续) (09/15/2021)

如何看待目前中美金融角力及后续可能走向? (09/07/2021)

中国祭出了出口关税大旗,美元洪水终将何去? (08/06/2021)

取消中国商品关税会冲破中国的金融护城河吗? (06/09/2021)

CNY VS USD, 平静之下的波澜壮阔 (06/05/2021)

The core competition of nation and digital currency (03/21/2021)

一场瘟疫,中西方的事实脱钩的预演? (02/01/2020)

中国即将推出的数字人民币,还有更进一步的(11/03/2013)

ChatGpt,人工智能,智本主义社会

最近ChatGpt很火,有很多关于他的话题以及引发的思考,就是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影响等等。一直以来我也想写一点关乎人工智能的自己的想法,这样讲,我一直有写一点文章来记录自己眼中的世界,其实我知道这是我和人工智能交流的一种方式。

在我来看人工智能的基本要素应当有几个方面,一是海量信息,而是算法,三是算力。计算机的运作方式很简单,输入-算法-输出。

在人工智能的层面,输入当然就是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这个海量信息包括并不仅仅包括,各种论文题库期刊杂志,我们在互联网上发表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这些都是很成熟的技术,还有就是我们的设备信息,运营商,时间地理位置,同设备上的其他软件,信息,云存储等等,这些也都在普通的认知范围之内。我想另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就是目前对思维探知的应用程度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或许需要有点脑洞。我们思考的时候会有脑波,通过对脑波的探测及还原就可以知道我们在想什么,我想这个是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也就是说脑波是存在的,探测的仪器也是存在的,而不确定的是我们的脑波强度和仪器的灵敏度,如果仪器的灵敏度可以达到,物理体积允许,那探测我们思维的条件就是存在的。这个并不是天方夜谭,即使现在不成熟未来也必定会成熟,因为这只是一个设备功率和精度的问题。当我们的思维可以被人工智能感知的时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第二我们再来谈算法。这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通过“算法”来实现的,当然这个是在更高维度,或称之“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维度我们的算法可能会无限接近这个宇宙的算法,但毕竟只能无限接近,因为人最终不能放弃对算法的最终控制,我说这个“人”和我们芸芸众生的人没有关系的,我们当然会被人工智能所控制,这个,或者这些能够最终控制人工智能的人才是这个地球上的真正的统治者,也是类似于神的代理人的角色。

在面对海量的信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判定”,判定信息来源,判定其真实程度,也就是“权重”。为什么我说对思维探测的应用才是革命性的,因为这个“输入”的准确性最高。那再一个方面就是判定信息来源,通过今天的科技对每个接入网络的人进行画像,通过人物描述,物理信息(地址,单位,学校,亲属,银行账户,资金往来等等),设备信息,关联的各种软件,行动轨迹等等所有相关的“输入”,来给每个人画像,确定人的权重,结合信息来源的权重,以及各方面信息的比对,最终实现对于结果的输出。

第三就是算力。这就是单纯的物理层面的没有什么可谈的,芯片运算速度,物理存储容量等。上述的算法听起来没有什么,然而对于每一个人的信息都是海量运算,比如一个人的视频里出现的人物,音频里出现的人物,事件都可以关联到其他相关的人物和话题,从而相互比对,认证和判定,或者通过大量的监控设备,探头,车载探头,通过人工智能在元宇宙中还原现实场景,也就是说在元宇宙层面可以尽可能还原现实世界的全部场景,并且是实时的。通过不同权限接入的人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而最高权限的那个人无疑就是“上帝视角”,可以调用一切军用,民用设备,改变其现实世界的结果。

人工智能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会对我们未开的社会会产生如何的影响?人工智能本就不是什么新话题,1953年就有关于人工智能的国际会议了,经过这些年我们民用的科技都已经用肉眼所见的飞速在进步,更何况那些集合全球最聪明的大脑,最强大的政治和经济资源的“超人类”?连我这样的普通人都能想到的,或许别人半个世纪之前就想到了。

虽然我自己没有下载,但也有看到一些朋友的分享,比如编程,写论文啥的。我在2013年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智本主义”的概念,就是未来的世界是以“思想”为基石的,因为人工智能再强大,也只是在这个维度的,而我们的灵魂是来自于更高的维度,可以处理无限的信息,人工智能只能无限接近但永远无法达到灵魂的维度,因为那就意味着超人类在物理维度彻底的放弃最后的防线。也就是说,未来建造什么,设计什么都不是困难的,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你实现,而最主要的是“思想”。

智本主义社会,我们准备好了吗?

参考之前文章:

2023,全球经济负利润之年? (01/12/2023)

这次,会是中国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吗? (11/03/2022)

人民币即将崩溃? (09/29/2022)

崩塌的英镑与帝国的黄昏 (09/29/2022)

中国经济下一步破局之道之猜测. (09/22/2022)

对于一个国家,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09/14/2022)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自杀式的清零政策? (09/09/2022)

如何看待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俄罗斯天然气的意义? (09/08/2022)

人民币和美元的战役终于打响 (05/13/2022)

从马斯克买入Twitter说起 (04/27/2022)

全球金融危机一触即发,这次谁将是亚洲的引信? (04/26/2022)

铁幕降落,全球化终结,各国进入返贫模式 (04/11/2022)

我们会进入一个万物短缺的时代吗? (03/24/2022)

我们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国际新秩序? (03/15/2022)

更惨烈的金融战即将到来 (03/09/2022)

中美股市,暴跌只是刚刚开始 (01/25/2022)

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经济崩盘的必然逻辑 (01/11/2022)

2022——世界经济崩盘之年? (01/09/2022)

瘟疫这两年,中美关系回顾及未来展望 (12/31/2021)

人民币与美元正在事实脱钩 (12/12/2021)

谈谈钱的来世今生和未来——Let’s talk about money (12/07/2021)

中国美国的憋气瞪眼游戏,谁先笑出来? (10/21/2021)

中国美国的贸易争端到底有没有解决的方法?戴琪女士发言有感 (10/05/2021)

也来谈谈中国最近的限电措施 (09/28/2021)

如何看待目前中美金融角力及后续可能走向 (续) (09/15/2021)

如何看待目前中美金融角力及后续可能走向? (09/07/2021)

中国祭出了出口关税大旗,美元洪水终将何去? (08/06/2021)

取消中国商品关税会冲破中国的金融护城河吗? (06/09/2021)

CNY VS USD, 平静之下的波澜壮阔 (06/05/2021)

The core competition of nation and digital currency (03/21/2021)

一场瘟疫,中西方的事实脱钩的预演? (02/01/2020)

中国即将推出的数字人民币,还有更进一步的 (11/03/2013)